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110007197 | 高动态仿生跳跃机器人设计与研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李高攀、刘育榕、王馗沣、周旭
|
黄岩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98 | 可智能识别与抓取的双足移动平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何鹏发、吕世浩、芮思语、刘嘉仪、张雨
|
陈学超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99 | 基于Arduino的微型多自由度自适应活性材料制备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4 |
杨智钦、祁宇轩、刘开霖、滕竺芸、张浩然
|
毛亮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0 | 柔性医疗机器人形状传感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赵子涵、赵一炜
|
郭保桥、段星光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1 | 一种室内自主避障和路径规划无人车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朱文铎、童珂、叶捷飞、席畅、杨哲
|
毛瑞芝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2 | 高性能液态金属芯片热管理材料研究及其产业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陈尊灿、高志峤、关雨锋、张雅雯
|
邓月光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3 | 一种适用于水空两栖无人机的智能变体技术的研究与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党翌庭、何晓宇、罗正、王传仁、向相屹
|
赵小见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4 | 面向近地轨道多目标访问的全电卫星平台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黄奕彬、文鹏举、尤浩宇
|
温昶煊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5 | 基于自旋尾翼的火箭弹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刘奕宏、黄睿雯、王相驹、李臻奇
|
刘艳明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6 | 基于旋转圆柱绕流流场显示实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罗聪聪、邵钉林
|
于勇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7 | 通过力学建模分析胶带参数对二维材料剥落尺寸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4 |
任彦铮、丁来仪、袁岩、孔钱鑫
|
洪家旺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8 | 基于碳纳米管气体场电离的新型电推进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王梓锴、赵宗圣
|
武志文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09 | 超远程空空导弹概念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文淳宇、董元华、敖鑫、刘扬
|
王宁飞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10 | 直接式种植牙微动测量仪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3 |
吴慧云、孟庆梓
|
万超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11 | 多导弹协同攻击制导律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1 |
张宇、田宇末、周翔、赖子健
|
王晓芳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12 | 基于振动能量收集的智能口罩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周丁暄、张庭伟、邓可、孟自强、翟艺云
|
靳艳飞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13 | 致偏弹体空间组合理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周天启、李宇凡、黄达林、程根生、陆睿韬
|
范吉堂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14 | 警用脉冲防暴水炮安全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雷印泽、闫一涵、罗靖楠
|
谢晶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15 | 新型多氮高能量密度含能化合物分子设计与性能预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1 |
李博坤、武嘉轩
|
张建国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216 | 多相金属粉末可控爆炸加工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4 |
李程
|
刘睿
|
北京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