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110007177 | 基于微流控的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制备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潘倩、袁红敏
|
陈晓东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78 | 变体可回收火箭构型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齐之光、李令康、王志鹏、代馨
|
刘新福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79 | 水下独立筒式倾斜发射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沈博晗、杨龙、张秋华、刘越、贾方舟
|
姜毅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0 | 用于固定翼垂直起降的多种装置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孙新科
|
佘浩平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1 | 用于建筑建造的多无人机协同搬运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汤颖、邢哲豪、王高桐、刘子源、单体伟
|
张福彪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2 | “添翼”固定翼无人机辅助垂直起降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唐龙豪、史浩为、王传仁、袁斌
|
佘浩平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3 | 多点驱动式心脏体外模拟器研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唐书雅、张兆谦、黄静泊、张辰、赵承義
|
万超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4 | “空中航母”上旋翼无人机空中起降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文璁、李登科、任欢、尹李筱、张广
|
佘浩平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5 | 空间结构组装中的软抓手研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1 |
王湘茏、王琳、王言冰、区俊熙
|
罗凯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6 | 基于5G的远程控制的无人机集群区域值守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吴天睿、龙雨菲、朱立青、达文汗、赵敏进
|
张福彪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7 | 用于物流的多无人机组合搬运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吴紫怡、杨芃芊、赖虹羽、刘奕棣
|
佘浩平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8 | 运载火箭海面热发射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肖文浩、原旭毅、王志鹏、招昭、王献珩
|
姜毅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89 | 温湿度对飞沫液滴蒸发残留物特征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薛晨牧、赵林飞、赵今朝、聂文举、刘星雨
|
陈晓东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90 | “蓝剑”自动投送平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余泓锐、朱俊帆、黄秋玮、宋士泽、黄瑀扬
|
宋韬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91 | 可变形四旋翼飞行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原旭毅、陈诚
|
宋韬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92 | 用于远距离鱼群探测的船载无人机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周希杰、黎茂洪、李屹、张宇轩、张哲培
|
宋韬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93 | 仿生变体无人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朱俊帆、王志鹏、邢哲豪、王广巍、原旭毅
|
宋韬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94 | 基于3D打印的柔性机械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傅裕荣
|
周彤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95 |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协同排爆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黄雨璨
|
周彤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196 | 含能材料缺陷无网格法计算软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杜佳宝、刘贺滨、徐国辉、任彦铮
|
张韬
|
北京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