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BIT2021JX126 | 【机械】基于离子风推进的小型飞行器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于丛瑞、姚弈枰、韦祺、孙茁程、刘宇佳
|
李鹏斐、陈曦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28 | 【机械】基于脑机接口的摩托车驾驶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文海龙、林家啟
|
杨青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29 | 【机械】基于脑机接口的贪吃蛇游戏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李尚林、彭旭东
|
杨青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30 | 【机械】基于能量回收的“零耗能”航空推进系统无线传感器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清、梁啸、雷懿、林童、李星桥
|
胡晨星、田冉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31 | 【机械】基于强化学习理论的飞行器容错控制算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魏语劼、刘越、李肖瀚、李函潞
|
张卫忠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33 | 【机械】基于燃速压强仪压强计的低成本优化方案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林弘镔、黄睿雯、王一鸣
|
黄天坤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34 | 【机械】基于热声效应的声学驱虫装置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丁夏琛、陶东子、李爱杨、李行
|
康慧芳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36 | 【机械】基于人体仿生学研究的外骨骼助残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陈奇、马菲菲、鲍凯、范颖、卓文洁
|
罗霄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38 | 【机械】基于融合算法的火箭姿态调整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李赫矗、周天行、杨瀚、宁文涛、张志成
|
王博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0 | 【机械】基于柔性控制面的远程滑翔飞行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张健林、王蒙、胡宗璐、王心洁、刘钊
|
吴小胜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1 | 【机械】基于软夹爪的智能垃圾拾取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张子豪、李怡帆、李文凯、彭雨顺
|
张凯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2 | 【机械】基于声流体的微纳操作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高文轩、李金洋、胡家尘
|
刘晓明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3 | 【机械】基于声音信号的无人机自动识别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张巍、曹炳寅、谢翔之
|
毕路拯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4 | 【机械】基于石墨烯的多功能人造电子皮肤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黎宏林、李柯澳、王韩雨、闫一涵
|
赵静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5 | 【机械】基于石英晶体振荡天平的有害气体浓度检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邓浩宇、唐兴凯、张鼐爵、李行、王凡硕
|
王猛猛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6 | 【机械】基于视觉驱动的柔性关节四足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吕林飞、张三泰、钟艺涵、丁玉坤、李昱炘
|
李宏才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7 | 【机械】基于树莓派机载电脑的全自动察打一体化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黄珂、郑泽浩、王永洲、郭艨、朱俊帆
|
代玉静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8 | 【机械】基于数字孪生的协作机器人运行状态监测及调控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李嘉凯、和颖琳、冯思环、温城、方伟俊
|
胡耀光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49 | 【机械】基于双目视觉的智能车辆障碍物检测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杨兆曦、邓雨婷、李兆航、郭曼妮、胡锦源
|
魏超
|
北京理工大学 | |
BIT2021JX150 | 【机械】基于双尾撑布局的倾转旋翼侦察平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李焱宇、赵文博、张文瑶
|
李文光
|
北京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