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010001119 | 从边缘到主流:探究法国国民联盟的崛起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302 |
張琳、朱睿晗、筱置优伟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120 |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中小微企业贷款绩效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302 |
赵家琪、胡诗云、江弘毅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69 | 胰腺星状细胞通过自噬促进谷氨酰胺饥饿的胰腺导管腺癌生长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郭聪婷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0 | 肠道病毒2A蛋白酶ST保守位点突变质粒的构建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冯璐、宋瑞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1 | 深部脑电刺激中缝背核对觅药行为的作用和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杨奔月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2 |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药物敏感性和对T细胞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吕嘉欣、卞雯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3 | 灵芝孢子粉对癌因性疲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黄之贞、梅佳熔、贺立宇、赵宇政、陈彤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4 | 应用自行研制的组织芯片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LASS2/TMSG1在肝脏肿瘤中的表达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李昕航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5 | 探究亚甲蓝在大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师千与、韩天晓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6 | PD-L1新型蛋白翻译后修饰的鉴定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周庆庆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7 | 新方法提取的富血小板血浆对伤口愈合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陈思鹭、王子洋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8 |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III型效应蛋白EspJ的分子功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刘博昊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79 | CCDC134对CD8+T细胞活化与效应影响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邓睿歆、靳健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80 | Withaferin A诱发白色脂肪褐色样变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黄恩泽、侯予甲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81 | 鉴别肿瘤中异常表达的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并评价其作为肿瘤分子标志的潜力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金岳圻、张道宁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82 | MAPK1抑制剂与Olaparib联合用药抗肿瘤效果及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覃潆玉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83 | 细胞力学微环境通过Hippo-YAP通路调控细胞代谢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崔若冰、陈雨旸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84 | 海马齿状回内磷酸二酯酶7在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表达中的作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李炎城,、齐晨璐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85 | 针刺对VPA孤独症模型大鼠海马区、前额叶皮质炎症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郭子睿、 白姝臻、 胡盈、洪海恒、 杨煜焯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486 | 探讨C类触觉传入纤维激活可能的镇痛作用及其外周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1001 |
刘姝婉、赵燕、李佳曦
|
张铭
|
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