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210004008 | 基于复杂网络的铁路事故潜在规律分析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9 |
林孟珅、林昊鹏、杨斯涵
|
刘金涛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09 | 基于图像识别的教室拥挤度监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郭佳鑫、段伊然、李婧文
|
宋海锋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0 | 自助模块化体检—体检胶囊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胡景天、徐人杰、程云昊
|
陈新、李珺杰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1 | 基于TeamMMSE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赵卓一、覃禹程、蔡国平
|
章嘉懿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2 | 面向隧道智能施工的机械装备协作施工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朱硕、卓星林、刘耀华
|
林思雨、王洪伟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3 | HEVC编码视频超分辨率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胡正豪
|
李赵红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4 | 基于智能分析技术的实验室视频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刘德水、张家宁、王晗
|
卢燕飞、宋明月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5 | 基于掺铒光纤锁模激光器生成超连续激光源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刘澎涛、李贺福、兰竣皓
|
王春灿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6 | “球师傅”网球辅助训练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关达、王慧婷、仪点
|
周航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7 | 基于全硬件机器学习的车牌识别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郭珂莹、秦硕、张烨
|
周晓波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8 | 基于图像处理的智能服装推荐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施元嵘、陈亚民、孙新杰
|
白双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19 | 关于冬季管道防冻自动控制装置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陈景文、念子逸、罗子俊
|
高海林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20 | 金属表面电流传感器及其采集系统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8 |
孙贵阳、石涛、冯钰茗
|
张金宝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21 | 手掌骨三维重建与应力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唐林霞、陈昌济、黄宇轩
|
彭亚辉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22 | 兼容CTCS和CBTC的人机接口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8 |
陶子辰、田乐业、黄先宇
|
刘宏杰、侯涛刚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23 | 基于AI的4C智能分析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8 |
黄小瞧、沙冰权、向子怡
|
王忠立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24 | 利用改进的退火方法制备稳定的CsSn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李海龙、姚然、张皓然
|
马绍阳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25 | 基于智能识别技术的高速列车关键部件异常检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李科成、程起初、吕梦
|
卢燕飞、李丞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26 | 盲人视觉辅助系统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杨琨、杨宇轩、姜润泽
|
霍炎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210004027 | 基于图像处理的光纤微结构重建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杨曼宁、罗蕊萱、马小兰
|
王鑫
|
北京交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