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210027296 | 从语言文化视角看中国喜剧小品的创作与发展——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等新型喜剧节目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卢育萱、杨珺杰、陈畅楠
|
洪爽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297 | 《明清拟话本小说死亡书写研究——以“三言”为中心》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钟海群、孙嘉悦、车莉敏
|
莎日娜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298 | 新世纪“新神话主义”小说“自我东方化”书写及其困境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王禹婷、张宇萱
|
陈太胜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299 | 新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写作中的身份意识与文化寻根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刘昕瑶、袁佳仪、李菀
|
熊修雨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0 | 多维视角下泉州双言家庭语言规划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吴昀霏、黄婉瑜、张锦怡
|
许小颖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1 | 北宋时期汴京祭祀礼制空间与诗歌书写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李博睿、吴舒南、卢子仪
|
马东瑶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2 | 知识史视域下的郭璞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于健平、施子慧、陈鸿炜
|
方韬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3 | 互动语言学视角下疑问代词的非疑问用法研究——以“什么”的占位、模糊替代功能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陈润、吴欣娴、刘家祺
|
周士宏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4 | 新维多利亚小说中的女性身体书写研究——以拜厄特“新维多利亚三部曲”为引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罗雨濛、刘跃然
|
杨明晨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5 | 山河梦远:魏晋南北朝政权疆域变化视角下诗歌发展探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吴弘亮、任秀岩、杨创博
|
谢琰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6 | 基于汉字学理论对自媒体汉字文化普及文章内容建设的研究——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张嘉一、彭煜轩、周媛媛
|
胡佳佳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7 | 唐代屈宋批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梅君仪、易涵、施梦琪
|
谢琰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8 | 昆明地区普通话母语方言学习者的口音特征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王筱杉、戚中阳、赵子曦
|
曹梦雪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09 | 北宋进策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张乃娴、马雪涛、范锦坤
|
谢琰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10 | 修辞学视角下体育赛事开幕式解说词的多维对比分析——以北京冬奥会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白芊、赵玥茹
|
洪爽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11 | 新世纪中国女性非虚构写作中的庶民意识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陈正君、吕文昕、余佩娜
|
白惠元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12 | 二苏唱和诗中的和陶诗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王午琦、刘璐璐、杨小草
|
周剑之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13 | 中国现当代大学校歌研究——基于文学史、思想史的考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张熹、吴姝函
|
梁振华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14 | 时变电磁场中粒子轨迹的显性辛积分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4 |
唐宇辰、张开来
|
安维明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210027315 | 磁云现象的实验室模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4 |
邓之洋、刘思辰、黄雨晨
|
仲佳勇
|
北京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