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110027319 | 新型网络私人话语体系的构建——以tape匿名提问箱的交流实践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佟皓田、陈方兴、李浩然
|
白惠元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20 | 高水平排球运动员心理特征模型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402 |
印葭芪、陆峥怡
|
宋湘勤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21 | 我国3~6岁幼儿体质发展空间聚类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402 |
李海凤、王思怡
|
甄志平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22 | 运动疲劳对高水平跆拳道运动员的反应能力的影响及脑电图特征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402 |
史濮强、李恒江、陈振起
|
李爱华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23 | 基于脑电研究同步节拍训练对足球运动员时序感知能力及下肢动作准确性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402 |
刘京通、郑邵泽、李靖轩
|
郎健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24 | 基于PageRank算法的足球比赛预测模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402 |
戴梓熙、肖文轩、朱哲浩
|
刘天彪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25 | 大学生运动习惯与营养膳食调查分析以及改善策略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402 |
聂梦佳、邓佳琪、王诗豪
|
赵歌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27 | 互联网媒介能否扭转认识论不公?——基于货拉拉事件中女性表达的生命政治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101 |
段雨桐、杨滨宾、郎志伟
|
刘翔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28 | 萌文化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认同的影响——基于政治萌化的思考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101 |
李佳佳、张希凡
|
罗松涛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29 | 温和派的失语与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性建构——以性别议题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302 |
邱煜雯、吴舒颖、孟嘉荻
|
聂智琪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0 | 数字平台的性别劳动——以女性外卖员为例的田野调查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101 |
廖文钰、吴俊燊
|
聂智琪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1 | 大学女生的女性权利意识状况调查研究——以北京 五所高校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101 |
白昊天、杨铭、邢有成
|
叶颖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2 | 从“天之骄子”到“小镇做题家”:名校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嬗变——基于布迪厄资本理论的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101 |
陈诗灵、高忠瑶、马一萌
|
聂智琪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3 | 中哲思想观念在当下疫情中的价值活力与民众认同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101 |
姬旭东、韩析正、张欢
|
朱雷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4 | 高校学生对学生会认同的影响因素探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101 |
籍翔、刘振梁
|
聂智琪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5 | 《后疫情时代线上舞蹈教育的现状与可行性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302 |
章羽薇、徐一方、徐春雨
|
徐梦婕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6 | 媒介融合环境下艺术影院的文化传播及生存策略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301 |
张静怡、王思淼、杨旎梵
|
王宜文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7 | 游戏与教育的融合视阈下基于设计框架的美育游戏开发与实践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304 |
杨柳、朱长硕、顾镇昊
|
李红菊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8 | 针对中老年用户智能化时代网络适应教育的探究及解决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303 |
徐泽惠、林樂賢、张宇萱
|
于丹
|
北京师范大学 | |
X202110027339 | 新文科视野下的影视专业人才培养——基于学生片场的质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303 |
吴翊萌、谭腾舟
|
尹一伊
|
北京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