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110007757 | 具有储氢功能的几种有机硼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3 |
邓秀璁
|
李全松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58 | 非血红素铁依赖的卤化酶催化机理的量子化学模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3 |
赵炫烨
|
陈世稆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59 | 空间失重环境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周洁、何佳霖
|
李玉娟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0 | 使用表面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的适配体药物活性评价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何佳霖、和玥昕
|
耿利娜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1 | 多波长发光二极管荧光检测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吴昊泽、秦笑雨、罗烨林、文淳宇、倪润峰
|
胡晓明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2 | 魔方的三维立体演示与算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王懿哲
|
曹鹏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3 | 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算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1 |
钱畅、丁妮、李正屹、张天河、赵晓阳
|
李庆娜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4 | 基于交流电学信号的测距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刘朴岳、苏璐桐、赵宬绚、袁超群、唐泽星
|
梅冰昂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5 | 光频域反射仪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赵如意、陈欣宇、刘兆珩
|
谢玮霖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6 | 基于深度学习的波前传感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廉欣唯、李晴、张钰婧、韩若嘉
|
董冰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7 | 血管介入手术导航关键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李懿珂、赵一飞、焦世龙、王崇杰、马天骥
|
艾丹妮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8 | 旋翼式集群弹药协同目标搜索与打击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刘津彤、周毅豪、赵子瑜、陈新、杨卓
|
杨成伟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69 | 人机对话图像编辑APP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李依凡、江家庆、许琦、范萱、时瑀阳
|
吴心筱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70 | 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陈浩权、申家媛、刘佳文、夏晨笑、张博
|
裴明涛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71 | 无地图机器人智能导航技术及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朱守泰、刘博轩、孙润东、张逸姝
|
王树良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72 |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列车与轨道智能检测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梁瑛平、龚海龙、刘冉、王立坤
|
李建武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73 | 基于硬件追踪的恶意程序智能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倪之晓、刘鑫、曹月华
|
田东海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74 | 基于嵌入式的人工智能目标检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林骋怀
|
鲁溟峰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75 | 新一代物联网智能反向散射通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李政翰、姚淞瀚、杨阳
|
于季弘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776 | 太赫兹安检图像处理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张子骏、熊子天、谢天壤、梁昕恺、王韫川
|
胡伟东
|
北京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