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110007357 | TG酶交联形式的鉴定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陈雪峰、信树辰、沈思甜
|
张永谦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58 |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智能手势识别及人机交互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王梓骁、石定川、彭曦锋、赵乾矞
|
董锡超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59 | 融合生理参数与表情的情绪监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李广、李青松、叶思宏、王崧乔、谢之非
|
孔令琴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0 | 视频透射式ar手眼协调性问题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张博栋、石志瑶、刘思越、樊陆
|
程德文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1 | 共享机动性的路线规划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赵超、张思怡、陈泓铭、王佳鹏、王城
|
成雨蓉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2 | 新一代卫星双极化通信平台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李品天、王依宁、赵浩楠
|
陈宁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3 | 基于激光雷达的机器人即时定位与建图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3 |
库热拉依·努尔甫拉提、游绣月、张雨、许世超
|
曹杰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4 | 面向激光雷达的APD探测电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吴冠霖、徐志豪、王涛、张芸萱
|
曹杰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5 | 计算机视觉中的对抗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易吾萧、范思宇、何莲、陈林峰、严文欣
|
张全新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6 | 基于华为云的无人车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王子轩、马腾飞、张子南、崔天豪、王源源
|
鲁溟峰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7 | 抄写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尹念依、唐淳、邢浩月、胡耶童、左丰源
|
张婷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8 | 基于STM32及Arduino的智能机械臂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李宗儒、叶建斌
|
杨德伟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69 | 基于Visual Studio卫星定位系统小程序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梅永杰、张钠、郑山岭
|
陈琪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70 | 非接触智能心率监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刘佳华、张鸾、安厚叡、林宏鹏
|
孔令琴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71 |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飞控研发与实验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陆风驰、徐彧铧、黄靖雅、季梓衡、赵小林
|
梁建建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72 | 基于隐私保护的时空众包任务匹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庞博阳、郑逸凡、刘嘉敏、于松涛、廖嘉琦
|
成雨蓉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73 | 基于77 GHz毫米波FMCW雷达的生命信息监测和区域扫描仪和倍频芯片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崔亚泽、陈骁航、胡淞、毕浩宇
|
于伟华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74 | 基于频率扫描成像技术的AI防摔预警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朱泽彤、黄宇威、李汶轩、甘维霖
|
刘埇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75 | 基于FPGA的环境感知信息处理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谢新锐、万彦筱、刘国霖、李亚城、王世强
|
曹杰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376 | 无线可穿戴脉搏波测量装置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程敬涛、黄荣浩、徐万坤
|
张佳
|
北京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