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110007077 | 针对平整路面的高鲁棒性舵机四足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姜洲、胡洋、汪旅雁
|
余张国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78 | 基于视觉的无人机组网编队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蒋克洋、邓子安、孔子阳、仝皓东
|
李变红、邓宏彬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79 | 锂离子电池智能维护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1 |
解晓钰、王励治、马思逸、冯之轩
|
孟会行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0 | 自供电-用于空中侦察的智能风筝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李明锴、齐翊深、金卓航、尹李筱、任欢
|
冯跃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1 | 基于增材制造的轻型高强复合结构抗冲击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李佩滢、姚望、马瑞龙
|
董永香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2 | 基于多维传感器的滑雪辅助训练装置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林弘镔、赵子昂、张芷源、李厚霖、张新沅
|
武伟超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3 | “蚁群”微小型编队搜排爆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刘珞筝、何俐、杨乐、郭明坤、张焜奇
|
王涛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4 | 面向便携式诊疗的光电镊细胞检测与操作机器人片上芯片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吕添、莘展骅、阮宁烨、董欣怡、曹舒泓
|
王化平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5 | 基于人体压电脉冲的非接触式低压除尘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1 |
齐翊深、李明锴、刘粲、崔月、覃暘暘
|
冯跃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6 | E-motion基于人体电场的智能医疗训练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202 |
王朝晖、苗瑾、王雨晴、王振源
|
李鹏斐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7 | 小口径弹丸外弹道及终点效应的脉冲X光射线数字化测试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浩旭、谌昭、张熙楠
|
刘瀚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8 | 公共场所危险品识别无人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合卿、陈敏、刘梦菲、赵敏进、赵倍贝
|
张宏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89 | 基于视觉的高大乔木攀爬及果实采摘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琦、花培鑫、侯保斌、蔡一、李军贤
|
娄文忠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90 | 目标识别与软体抓取的智能小车移动平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婷婷
|
张伟民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91 | 药型罩增材制备与性能表征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永洲、王浩旭、陈龙
|
王树有、门建兵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92 | 深海天然气开采作业爆炸事故智能化风险分析与应急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魏星成、白家琦、王逸尘、李泽用
|
孟会行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93 | 固体发动机结构完整性检测辅助软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吴振宇、李沅健、文钰晨
|
张韬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94 | 爆炸冲击环境下个体防护装备设计与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辛浩月、李梦路、张书培、孙浩轩
|
袁梦琦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95 | 仿生智能四足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徐鹏、黄竞辰、谢雨珊、吴雕、苏梦雅
|
高峻峣
|
北京理工大学 | |
X202110007096 | 智能微纳操作机械臂的设计与制作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杨涵、郭泓灏、杜鎔杰、李心唱
|
石青
|
北京理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