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410006089 |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路径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曹疏桐、张欣、孟烜宇、谷睿雅、任宏艳
|
孙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090 | SwarmAgent多智能体复杂任务协作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殷士尧、徐阳、周以端
|
吕金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091 | SiC MOSFET 器件动态参数检测及自动测试平台构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石若飞、管少杰、陈家豪
|
李晓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092 | Hexapod--非结构化环境下六足机器人自主感知与步态规划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夏钰清、王兴哲、刘泽宇、胡江川、张祖承
|
岳昊嵩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093 | "盲道卫士"智能巡检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陈宇航、邓竣牛、吴坤、林俊杰、吴运鹏
|
吴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06 | 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寿命管理及主动控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黄雅雯、刘雨晴、李红傲
|
刘茜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07 | 基于HoloLens2的涡喷虚拟试验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刘宣杰、屠皓齐、熊熙恺
|
张源俊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08 | 基于深度学习的航空发动机剩余寿命预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刘冬阳
|
曲桂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09 | 数据驱动的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陈宾彬、刘冬阳、田逸凡、张耘凯
|
张晓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10 | 空海两用变构形风扇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涂朝彬、张梓晗、杨锐、冯俊翰、袁明一
|
李育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11 | 空中间谍——种带机械鸟爪的仿隼扑翼飞行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张新世、邹林峰、林湉希、昂昕鹏
|
张艳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12 | 图像数据驱动的增材制造高温结构初始强度质量评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叶昊、熊钧儒
|
范永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13 | 适用于低热值阳极尾气燃烧室头部旋流单元的参数化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李塬、王铭伊、蔡赫宸
|
林宇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14 | 智能复合材料机匣损伤定位及修复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刘馨
|
刘茜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19 | 面向污水处理的高能效旋流曝气机研发与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蒋琪、刘亦茗
|
潘翀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20 | 全分布式的无人机群体智能搜索框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李宜昭、楼泽宇、陈瀚栋
|
蒙志君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21 | 基于自由铰链的倾转旋翼无人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顾志轩、李文喆、张耘溪、张新世、孙梓豪
|
王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22 | 复合旋翼气动优化设计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高睿姝、牛硕、林子涵
|
高振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23 | 基于折纸原理的天线在轨组装模块单元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琳琳、苏紫莹、杨宽恒、惠海洋、李旖轩
|
吕胜男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124 | 基于stm32的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萨茹拉、费楷晨、李红傲
|
吴星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