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510004457 | 主观福利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201 |
童策、曾艳、宋卓晔
|
蔡娇丽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58 | “地铁+航空”出行场景下的行包前置托运管理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8 |
王淼、谢钰森、宋昕冉
|
刘志勇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59 | 基于NAO人形机器人的语音模型的建立与实验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毛胤儒、张子杨
|
陈亚琼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0 | 基于HCI的人工智能机械臂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孔宪冉、李思怡
|
任爽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1 | 基于知识图谱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和职位推荐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张俊杰、曹西源、何乔阳
|
赵宏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2 | 毫米波车载雷达互干扰抑制技术研究和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叶金朋、吴岍浛、李亚波
|
李彦兵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3 | 智能自主的攀爬楼梯扫地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努尔白合提·帕依孜拉、米尔阿德力·麦麦提敏、巴合觉勒·巴合提卡勒迪
|
马严玮、胡晓禾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4 | 二维层状材料负载纳米Ce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4 |
田欣雨、曹正霖、李逸豪
|
颜鲁婷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5 | 电梯中电瓶车蓄电池智能检测报警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郭腾孺、冯德昊、陈剑敏
|
王晓轩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6 | 数字化时代国有企业ESG战略演化过程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202 |
李妍坤、詹文千、刘凌曦
|
张娜娜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7 | 多模式城市出行网络级联失效特征与对策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8 |
郭凯文、张鹏飞、陈润均
|
刘志勇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8 | 面向MEC业务连续性的网络通信机制研究与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朱启玄、杨笑米、贾谨旭
|
苏伟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69 |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校园记忆畅游——以交大明湖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305 |
于鸣洋、田露匀、夏思雨
|
李旭佳、蒙小英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70 | 柔性光伏结构智能状态评估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0 |
关勋舰、车天翔、卢勰
|
白凡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71 | 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氧化物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4 |
孙雨涵、杨沛霖
|
康晓红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72 | 光谱吸收式水汽浓度测量仪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3 |
丁度尹、姜汉庆、高源
|
何启欣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73 | 基于STM32的智能配送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6 |
吴澎、李睿琪、马学财
|
徐建军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74 | 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基于BP神经网络改进实物期权模型的新能源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研究——以宁德时代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202 |
李昂轩、赵朋、叶泉宇
|
刘恩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75 | 考虑学生健康的大气污染暴露测度及出行路径规划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8 |
汪浩、申屠从余、罗鼎航
|
吴亦政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476 | 交通运输对城市群功能分工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201 |
郑博兮、梁锦明、尹昊
|
佟琼
|
北京交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