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410030017 | 华裔美国文学回译中“中国叙事”的变形——以《中国佬》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林英豪、王盟凯、廖志棋、刘芮汐、黄奕凯
|
王颖冲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18 | 中南非文化符号类比式双向传播研究——以北京博物馆为载体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1 |
郝家坤、魏宜美、房义茗
|
马秀杰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21 | 英雄形象与价值共识:拉美国家媒体对中国英雄的建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李璟轩、周允泽、张波旬
|
何晓静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26 | 翱翔蓝天的爱国情怀——用斯瓦希里语讲述中国大飞机人的故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王博言、郑景锋、王逸
|
魏媛媛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27 | “孟”游繁华——用孟加拉语讲述中国千年发展之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顾韧龙、张千扬、赵予辰
|
曾琼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28 | “国礼之美,德彩兼备”——用外语讲述国礼景泰蓝的外交之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李铭涵、张雨晴、张淡然
|
潘颖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29 | 聲临其境,千里传響——多语种讲述中国方言文化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兰尊涵、黄千哲、张奕泓
|
高金萍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30 | 丝路青年,共筑未来——用土耳其语讲述“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郭庆
|
李智育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31 | 不時不食——三餐四季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颜安玥
|
王鲲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32 | 画寄国风,“鱼”韵悠扬——用德语讲述赫哲族特色非遗鱼皮制作技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孙妍、田润欣、孙尧、白怡心、侯爽
|
葛囡囡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33 | 跨文化视阈下的中国茶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以欧洲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302 |
蒋妍
|
彭澍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34 | 多语种讲述古今丝绸之路交通发展——探索中外文明交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贺子翰、江海涛、蒋雨珈、陈辰、朱晨薇
|
刘钊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35 | 多语宣讲中国“双碳”实践——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切入点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302 |
王昭琰、刘星玙、刘泽曦、何小凡
|
吴浩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36 | 春秋相代序,岁岁物候新——多语助推中国节气文化的海外传播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王心洁、叶梦婷、潘玥悦、饶婧、周亦恬
|
史良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37 | 寻味:舌尖上的文化交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李瑶、计筱雯、陈晓琳
|
邵颖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38 | “楚地拾遗”——文化传播视角下峡江文化与非遗文创出海先行者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101 |
陈清瑶、陈雅雯、蔡瑾于、陈诺、隋雁萌、黄珈若
|
朱旎冰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40 | 京韵飨味:京味饮食文化的海外传播实践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李昱曈、殷嘉毅
|
宗辰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41 | “百年深耕,杯盏意中”——以云南咖啡产业为例向意大利讲述中国农业发展成果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金玺
|
董丹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42 | 纹蕴华章——中国传统纹样在马来西亚传播的实践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杨萧瑞
|
韩笑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X202410030043 | 茶普可“葡”,茗香共享——“一带一路”下葡语国家路人茶艺师养成计划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2 |
张宁、魏扬睿、何婉怡、董昕、吕家泽
|
李丛
|
北京外国语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