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510010284 | FBX调控膀胱癌干细胞耐药机制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靳艺、邱琳雯、贺天儒、栾圣宁、杨舒涵
|
杨昭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85 | 基于氧化还原敏感型连接子策略的多肽偶联药物的设计与合成及活性评价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7 |
王顺航、孙烁鑫、杨鸿博、杨嘉豪
|
郑国钧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87 | 利用重组毕赤酵母异源表达盲鳗线性蛋白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常琨毅、任俊达、李云锴、陈怿帆、佘宇恒
|
曹辉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89 | 锰基有机无机复合光控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于济华、唐旭东、张家瑞、许祎晨
|
刘惠玉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90 | 同步糖化转化木聚糖产三乙酸内酯的工程菌构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高新茹、唐子语、陈仕伟、郑佳馨、李佳琳
|
刘欢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91 | 去泛素化酶STAMBPL1下游靶蛋白过量表达质粒的构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邱琳雯、王钧兰、孙飞凡、蔡子昂、李佳鑫
|
王艳东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92 |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对噬菌体侵染能力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陈怿帆、赵世龙、李洋洋、辛星锐
|
李梦哲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94 | 计算机辅助的抗HPV药物筛选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7 |
李桂安、姜茗之、胡敏、吴树颖、黄暄贻
|
童贻刚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95 | 青霉源天然产物在酿酒酵母中的挖掘和表达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谢璐阳、薛晨玉、吴树颖、兰浩天、郑振浩
|
刘子鹤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96 | 三维基因组结构变异促进肝细胞癌发生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李佳鑫、后天、田子朝、刘云坤、高洁明
|
杨昭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97 | 高分子微针介导巨噬细胞重编程用于自身免疫性银屑病的治疗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6 |
马悦宽、董振斌、王姗姗、张立界、高瑜曼
|
陈博智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299 | 石墨烯基抗粘止血海绵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游子毅、靳雯艺、刘雅洁、唐璇民、何可菲
|
李国锋、杜芳林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302 | FXR激活对于胃癌细胞的铁死亡作用初探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后天、曹玉婷、黄兰馨、徐玉金、付诗棋
|
王艳东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303 | 细菌qatABCD系统抗噬菌体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胡昊杨、梅一凡、王绍坤、初子斌、殷自强
|
张怡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304 | 黄酮类小分子对Tau蛋白相分离与聚集的调控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黄仲曦、张健、赵世龙、文芃彬、刘星含
|
裴鹏飞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305 | 龙胆药材芳香成分抗炎活性标志物及分类学意义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7 |
付阳、廖浩然、李晓昕
|
陈光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306 | 杨木的流动还原催化分馏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郭冰倩、李子涵、鲍其雨、徐佳玮
|
蔡的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307 | 莱菔素治疗银屑病的体外活性评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陶必蕾、姚雪婷、赵婧一、刘佳杨、陈思玲
|
袁其朋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308 | 机器学习辅助关键酶的进化与改造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夏荣杰、白杨、高子璇、李广栋
|
刘珞
|
北京化工大学 | |
S202510010309 | 重组尿酸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融合蛋白的制备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30 |
唐泽昊、闫栋、谢梦怡、吴桐、刘彧喆
|
柳朝永
|
北京化工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