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3910008264 | 研究手工制作对情绪调节的作用及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手工制作的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安开来、宾雪、赵睿凝、曾显茜、张艳萍
|
王晓慧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65 | 移动机器人舵机机械结构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孟天阳、田毓彬、赵翼、郝瑀璇、车万里
|
曹建国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66 | 油气井筒高温高压环境下微型探测机器人研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嘉俊、李庭睿、王绪嘉、李佳钰
|
廖茂林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67 | 中国航天主题智能文创产品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305 |
孙小雅、王世磊、韩若雨、丁琳、张雯雯
|
杨丽辉、王晓慧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68 | 装配末端柔性对中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王祎、王卫在、汤峻、瓦力斯·阿不拉、李琦
|
刘北英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69 | 自动平衡多功能智能桌面与支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朱永强、梁芯溢、王心杰、杨逸舟、黄苓玉
|
乔小溪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0 | 自行式环境检测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龙琪
|
申焱华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1 | 相变碳捕集材料的构建及其低能耗碳捕集工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杨晨、袁军杰、龙秋静、王寅玺、邢子纯
|
高巨宝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2 | 储能用钠离子电池靶向安全调控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马楷博、卢骥威、王秦、陈思芊
|
侯俊先、刘志伟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3 | 电触觉感知能力受环境影响的测试系统与实验测量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王梓丞、肉斯它木江·牙生、孟宇奥、张宗林、丹珍
|
乐恺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4 | 印染废水中六价铬重金属光解还原与回收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刘子玉、余洁、李龙
|
李曈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5 | 国家环境气象数值模式能见度算法优化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黄慧玲、叶茜、谢媛媛、太云康
|
温维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6 | 新型柔性冷敷相变材料及其生物组织热效应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邢佳冉、林骁、张子怡、袁秋宇
|
乐恺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7 | 臭氧再生对VOC吸附净化影响实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张子强、杨家豪、李昊阳
|
杨雄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8 | 改性活性炭汞脱除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蒋佳妍、黎远蝉、刘小琪、王晓聪、常金豪
|
岳涛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79 | 高温熔体非牛顿流变行为动态响应特性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张靖昆、罗升、包安妮
|
玄伟伟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80 | 中国主要城市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的特征和成因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殷继锟、李佳玺
|
齐玲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81 | 化粪池污泥厌氧发酵资源化回收影响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郭文德、汪欣晨、刘星彤
|
李子富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82 | 炭基材料在典型气态污染物净化中的吸附-催化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罗钰萱、李响、白瑞鑫、李茹芸、康晓雪
|
高凤雨
|
北京科技大学 | |
2023910008283 | 熔渣余热回收联产合成气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5 |
马疆、穆建雄、丁淑萍
|
玄伟伟
|
北京科技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