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111415007 | 大巴山前陆逆冲带断层阶步特征及意义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9 |
冯琳杰、肖子源、廖云彤
|
干微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08 | 阳原地区拉斑玄武岩辉石温压计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9 |
王芷蘅、蔺亚琪、马晓燕、国靖敏
|
杨宗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09 | 青海化隆县古人类遗址时空分布与黄河地貌的演化关系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9 |
李凤坤、史开宇、任香凝
|
张绪教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0 | 斜长石晶体粒度分布和成分环带对阳原拉斑玄武岩结晶过程的约束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9 |
国增利、张馨月、张雨濛
|
杨宗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1 | 不同最高燃烧温度条件下的煤燃烧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9 |
卢瑞翔、李行、王欣、胡慧珍
|
苏贺涛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2 | 基于ROS的智能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及自主导航系统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2 |
田露、郑倩、窦涵琳、陈杰明、车众元
|
杨运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3 | 微生物诱导碳酸镁沉淀固结废弃钻屑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刘妍君、陈光枫、赵明、赵康晖、艾礼沂
|
王贵和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4 | 北京市房山区铺王寺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与危险性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朱梓方、孙玉琪、许晓天、夏晰琳、徐建宇
|
陈剑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5 | 海底采矿车建模与机动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周易、常墨飞、杨诗琪、魏一、赵悦岐
|
刘永升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6 | 气体预劈裂注浆影响因素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赵俊哲、李森、袁崇恩、李海洋、江仁杰
|
黄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7 | 碱激发矿渣灌浆料力学性质实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刘晓萱、李泓秋、常宇、高天贺
|
黄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8 | 基于偏重块纠斜性能优化的电磁扭矩实验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2 |
郑宇、陶佳鑫、王乾坤
|
王璐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19 | 多功能蚂蚁仿生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2 |
冯豪、赵守钦、刘思彤、刘安、曹宏东
|
杨运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20 | 履带底盘前后驱动条件下履带应力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1 |
李佳卉、王心怡、朱皖琼
|
王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21 | 安全注意偏向对工作场所中安全行为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9 |
杨春茹、魏晓龙、刘力玮、杨嘉诚
|
吴祥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22 | 基于压电高分子和活性填料的复合抗菌材料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4 |
徐昂、刘海霞、马瑞、李卓卿
|
安琪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23 | 负载型小尺寸钼基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4 |
邹家旺、刘欣亮、张一凡、邢睿、吴莉莉
|
赵璐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24 | 海藻酸水凝胶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药物缓释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4 |
苏海林、王譞、易秋余
|
安琪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25 | 理论模拟计算探索新型光催化材料用于太阳能转化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4 |
屈文杰、崔智贤、戴东鹰
|
黄洪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111415026 | 镍锰酸锂合成工艺的对比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4 |
王瑞斌、广涵蕊、徐培原、闫文馨、仵云麟
|
王珂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