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110005091 | 测量锂电池材料单颗粒力学和电学性质装置的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2 |
陈依灵、刘雨晨
|
闫鹏飞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01 | 基于动态零极点补偿技术的Capless LDO芯片设计与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7 |
田敏、尹健光、孙欣怡
|
陈志杰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02 | 基于自抗扰技术的机器人指令快速跟踪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1 |
胡泽恺、杨瑞雯、冯晋晨、宋露、向芮琦
|
杜胜利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03 | 面向植入式医疗电子设备的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7 |
彭宇轩、刘颖达、李岸洲、王浩东、梁建烨
|
陈志杰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04 | 基于融合网络的手部康复训练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王天语、周恩岐、李先蕾、张斯琦、马及轩
|
张文利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05 | 基于深度学习的临海图像分类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桂洋、赵辉、陈思远、李逸萱、刘峥峥
|
齐娜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06 | 面向脑疾病CT影像的深度神经网络预测可解释性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徐家豪、郑坷杰、陈祺鑫
|
冀俊忠、刘金铎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07 | 察打一体化无人机设计与研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8 |
沙彤、甄彦祺、王亚朋、邓乔依
|
张祥银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08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数据增强的生物医学领域自动问答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卢雨轩、齐智轩
|
杜永萍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09 | 双臂视觉协同智能平台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8 |
吉祥、刘雨婵、戴思然
|
杜胜利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0 | 用于微波辐射计的小型精密定标源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7 |
王奕达、王杰新、刘婉怡、高晨溪、曹桐
|
刘杰、严峰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1 | 基于动态摄像头配置学习的主动目标检测的研究与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王千潼、赵世方、张祎邢、董天泽、罗雯歆
|
包振山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2 | 轨道巡检机器人自主目标识别与打击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8 |
李闯、欧飞扬、苏羽合、刘乾泽、罗奕萱
|
詹璟原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3 | 异常声音检测系统——危险声场景识别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7 |
关明熙、游佳慧、刘石
|
贾懋珅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4 | 基于足底压力分析的无感知生活状态监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7 |
刘嘉铭、唐文杰、刘前、张子博、楚天骐
|
张文利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5 |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4 |
陈浩熙、王宇龙、皇甫依彭、朱宸睿、李琨凡
|
刘春芳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6 | 知识产权图谱中链路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张亦卓、冯宇、贾文轩
|
竹翠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7 | 移动机器人超级电容智能管理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7 |
刘毅恒、严灿阳、王喆、张恒、李子木
|
刘旭、张祥银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8 | 基于权重剪枝卷积神经网络的垃圾图像分类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王雨晨、赵广泰
|
李晓光
|
北京工业大学 | |
202210005019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脑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7 |
孟元、陈金行、陈相宇、余燚、陈立标
|
张新峰
|
北京工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