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311415047 | EMI课程中师生互动环节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401 |
邵玲、王宇阳、王凯文
|
张之俊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48 | 合作原则下美国战后一代小说特征分析——以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塞林格的三部作品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502 |
侯雨杉、王韵欣、贾若冰
|
李立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49 | 生态话语分析视角下《理解当代中国:英语读写教程》中的生态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502 |
陈骁、巴合坚·那汗、马方潇、徐净熙
|
张之俊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0 | 传统绢花工艺的时尚化与技术化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305 |
张政、杨慧敏、范怀冰、田素珲、那冠楠
|
王铭颖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1 | 纳米比亚磷灰石宝石学与谱学特征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4 |
李浩强、许家鸣、孙凯旋
|
许博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2 | 改性南极石的晶体结构特征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9 |
崔诺亚、马硕彤、岳书玉
|
刘迎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3 | 核脉冲信号发生器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3 |
周雪姿、刘宏利、张浩、苏峥嵘、陈宇锐
|
曾卫华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4 | 地震活跃区域水库诱发地震活动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8 |
李泽宇、刘子芃、陈心田、李佳磊、徐志轩
|
刘志坤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5 | 电阻率异常的三维可视化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8 |
赛佳怡、袁文博、张超
|
谭茂金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6 | 水下电磁铁声学释放装置的集成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3 |
杨林、周子焯、彭元、辜振蔚
|
王猛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7 | 基于机器学习的在线电磁数据质量评价及编辑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8 |
吴悉玮、陈天昊、陶子旸
|
董浩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8 | 基于康达效应深海多金属结核采集装置参数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7 |
降星辰、陈思仪、陈云飞、王绍悦、孙宇函
|
夏建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59 | 基于遥感数据的近20年渤海海冰灾害危险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7 |
王奕霏、张媛媛、赵霖
|
颜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60 | 塔里木盆地凯迪期碳同位素漂移事件的天文年代学约束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7 |
冉乐瑶、甄紫菁、薄殳男、米思同
|
房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61 | 洱波三万顷,点线构生境——洱海流域生态网络空间优化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902 |
王腾雯、黄语晨、程俊豪、熊航、应悦
|
冯宇、王金满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62 | 评估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5 |
李子涵、王凯璇、顾珈同、郑一诺、李秋娴
|
冯喆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63 | 基于地形数据的火星重力场精化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苏畅、吴雨航、樊芮瑶、袁鹏展、林姝彤
|
万晓云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64 | 基于深度学习的全球电离层地图预测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陈鑫鑫、赵一璐
|
李淑慧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65 | 基于多IMU的PDR导航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付蕊、李媛、谭柯
|
杨诚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
202311415066 | 基于嫦娥四号全景相机的月表撞击坑退化形态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陈美希、马欣雨、马铭哲、刘弘飞
|
胡腾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