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1910001186 | 基于区域选择性裂解反应的双环[3.2.1]骨架构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刘博涵、马天昊、周至浩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1910001187 | 神经突触粘附分子SALM1与受体酪氨酸磷酸酶LAR-RPTP互作的结构基础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郭政、侯鑫帆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1910001188 | 透明质酸选择性降解及其寡糖片段的合成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李志武、古丽妮葛尔?阿卜杜米吉提、郭楚宁、卢予祺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1910001189 | cG250-Fab抗体偶联乙酰唑胺(Azm)对抗原亲和力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陈和祺、谭琳致、刘梦熙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1910001190 | 组蛋白1(H1)介导的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王景茹、冯振汉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1910001191 | 具有抗肿瘤增敏作用的细胞周期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庄若璇、李晨花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1910001192 | 高仿真生理药理模拟人临床案例软件包建设与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和子超、鲍子涵、王洁、李梦雅、关若然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1910001193 | 可用于生物正交化学方法标记新生RNA的核苷类似物的合成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罗倩微、高达同、王志、耿泽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1910001194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变构调节剂的合成及活性测试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7 |
王亚帅、展恩盛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01 | GKZ系统和tt*几何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1 |
蔡家骥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02 | 微小型高仿真仿箱魨机器鱼的研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2 |
叶帆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03 | 基于二维信息材料的电学功能器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2 |
陈嘉俊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04 | 深度迁移学习算法及网络架构与其硬件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宋旭锦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05 | 面向5G通信的数字化毫米波电路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王泓杰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06 | 自主学习理论与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陈洋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07 | 深度学习理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许靖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08 | 高精度神经形态器件及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何为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09 | 纳米孔石墨烯气体分子筛分及机理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曾智洋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10 | 叶酸-银离子水凝胶:有效杀菌和促进伤口愈合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蔡奕腾
|
张铭
|
北京大学 | |
202010001011 | 铈氧化物体系极化子和氧空位性质的理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703 |
张居安
|
张铭
|
北京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