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查询
返 回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类型 项目级别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项目成员 指导教师 所属学校 操作
X202411415020 辉石席勒构造的特征与成因探索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李子涵、乔永明、熊子涵、陈雨欣
赵志丹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21 黄铁矿的成分特征及其对稀土矿床的指示——以新疆巴楚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为例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戴宇辉、羊媛媛、苏福幸、王艺举
程志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22 岩浆岩中磷灰石REE特征的成因意义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贺腾、王魁、冯晨娜
詹琼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23 山西临县黄河浮雕的成因及研学旅行规划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黄梓钰、宇文星雨、陈嘉中
张绪教、杨艳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24 全球含锑矿床成矿年龄大数据分析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詹舒哲、程思皓、杨书浩、项广宇、杨加睿
高雪、王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25 右江盆地锑成矿带辉锑矿原位微区微量元素组成研究及其对成矿的启示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814
佟旭航、王张弛、郭宇轩、杨锦程
翟德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26 北京西山房山岩体南侧凤凰山向斜翼部压力影构造的形成及意义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王佳艺、李鉴欣、郭静
王根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27 闪锌矿微量元素垂向空间组成变化规律及其对热液成矿的启示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赵锦源、霍政伟、陈润国、孟沈晖阳、皮开泰
翟德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28 锆石阴极发光环带的微量元素组成与形成机制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刘庸芮、王宇霆、黄遵羽、张勇波、丁宝正
孟旭阳、毛景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29 西藏中部美苏组地层时代及地质意义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洪奕淼、郭丽、徐仁志
陈生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0 北美梅杜莎角龙肋骨病理学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10
李岢璇、边培煜、吕放、李新鑫
邢立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1 北京西山官地杂岩变质温压条件及地质意义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814
李朝欣、孙嘉珧、韦海聪
干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2 硅酸盐风化促进微生物产甲烷:对古环境及现代环境的启示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814
冯雨轩、余佳雯、刘若莎
曾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3 西藏江孜地区白垩纪微体生物对大洋富氧事件的响应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814
王苑齐、王妍、张岩
李国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4 西藏那曲地区白垩纪岩浆岩岩石成因及地质意义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薛冰清、刘子杰、刘志鹏、易果
陈生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5 山东鑫泰金矿石榴石U-Pb年代学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刘春霞、李晓艺、彭孟垚
曹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6 新疆东天山三岔口铜矿床成因研究:来自岩矿相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的制约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814
郑斐然、苗泉安、李家和、于子龙、王建康
赵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7 内蒙古乌兰哈达火山喷发前岩浆滞留时间研究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王为简、李萌、曹文全、李文良、姚恒沛
侯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8 野外数字露头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管乐、张泽安、牛赢、王宇轩
李亚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X202411415039 东天山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对比研究及对区域铜镍成矿的启示 创新训练项目 校级 0709
毛振宇、周洋、徐晟凯、王庆毅
赵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共4570页91397条记录,当前显示:第 4359 页(第 87161 到 87180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