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4100190620 | 一种人造DNA示踪剂序列生成器的研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方睿、门炳达
|
廖人宽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21 | 一种包裹型人造DNA示踪剂的研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黄一贝、孙冰宜
|
廖人宽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22 | 顾及作物种植环境差异的无监督跨域适应分类方法研究模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赵佳琦、向燕涵
|
李绍明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23 | 遥感视角下的美丽乡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任芊澍、张敬雅
|
赵圆圆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24 | 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高露丹
|
张雪靓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25 | 基于遥感技术的高标准农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付嘉旭、李良雪
|
张晓东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26 | 耦合遥感和农业系统机理模型的东北黑土区有机质退化阻控技术体系综合评价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阿卜杜热西提·麦提如则、伊帕热·买买提江
|
纪文君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27 | 基于野外原位高光谱的东北黑土区土壤有机质(碳)/组分预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阿里米拉·艾力江、热米拉·尼亚孜
|
纪文君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28 | 工业用地出让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以长江经济带为力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陈诺、韩书维、谭忠玲、徐奕涵
|
张立新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29 | 对于RGB图像异常数据的检测与质量提升——以食物图像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朱帅、韩焱、包赫
|
郭浩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0 | 基于24节气研究极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河北省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赵梦晴、郝一帆、李坤容
|
张雪靓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1 | 生态退耕工程对冀北山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李俊霖
|
许月卿、伦飞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2 | 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物量水分生产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影响机制及其定量表征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林家圳
|
吴训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3 | 基于离心管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光学生物传感器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伏祎、杨舒琪、汝慕瑶
|
奚欣格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4 | 基于光学成像的植物生理监测系统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熊小凡、李梓涵、王星怡、刘奥
|
李民赞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5 | 基于可拉伸柔性基底的互连导线设计与性能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林瑾烨、代宇航
|
张淼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6 | 敏感词检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陈斌斌、葛鑫锦、叶王煊、李沐沉、龚子皓
|
吕春利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7 | 温室作物全生育期数据远程监控软件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张亦扬、闫骁洋、李春娇、李岚淞
|
徐云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8 | 用于空气中致病菌高效收集和快速检测的方法及装置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许乐煊、林子涵、舒昱恺、丰川
|
林建涵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639 | 农业能源互联网碳排放跟踪与管理的人工智能算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曾湘蓉、张甯壹、张静娴、邱思佳、李鑫
|
付学谦
|
中国农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