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1910016038 | 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设计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5 |
刘奥博、姜天赫
|
翟慧星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1910016039 | 融合多源交通大数据与手机信令数据的景区客流预测预警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高智文、张安、管越、陆浩、刘洁丽、张学林
|
张学东、张健钦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1910016040 | 生土工艺创新实践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8 |
訾滨阳、代啸鸣、龙大宇、孙丽媛
|
郝石盟、黄庭晚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1910016041 | 海洋城市生活舱系统创新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305 |
朱光耀、蒲艺、李志萍、吴逸寒、杨惠
|
张笑楠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1910016042 | 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块化展示单元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305 |
谭思晓、邓欣悦、张辰冉、张宏俐、万蕊、汤晓东
|
张笑楠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1910016043 | 曲阜三孔世界遗产文创产品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305 |
李志萍、于蔚卿、丁硕、朱光耀、刘贺轩
|
张笑楠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1910016044 | 智能家具创新设计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305 |
万蕊、杜思雨、谭思晓、杨子昕、何羽珩
|
张笑楠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1910016049 | 高空坠物预警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7 |
张琬莹、蔡彧晨、夏千惠、姚美娇、刘佳尧、霍童
|
阚帅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1910016050 | 智能药盒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2 |
刘旻、赵雅曈、何山、孟宇轩、薛雨、郎梓荐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1910016051 | 类阶梯扶手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7 |
孟宇轩、薛雨、何山、郎梓荐、刘旻、孟宇轩、赵雅曈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02 | 无动力外骨骼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5 |
彭铭志、和月波、李金隆、欧毅、张博文
|
化凤芳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11 | 基于BIM技术的钢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复杂组合结构的施工模拟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刘福欣、于欣洋、卢肇钧、杨文懿
|
李天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14 | 地铁车站客流的精准控制与组织优化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刘雨欣、杨务三、姚俊琦、陆泽楠、姚玮婷、王晨希
|
杨静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16 | 网络预约交通出行安全保障产品设计与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8 |
贾自华、刘益嘉、周馨荷、刘文宇、卓子焮
|
周晨静、林建新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17 | 基于ABAQUS的多层砖混建筑轻钢轻混凝土体系加层抗震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张德鑫、王权、陈博杨
|
李国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18 | 移动荷载下基于动力特性的桥梁损伤识别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张云开、李文龙、范雨辰、张锦程
|
李国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21 | 大空隙超弹性高效降噪路面材料开发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8 |
揭敏、潘彦东、朱国宁、田雪杉、陈明辉
|
任万艳、张然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23 | 基于5G+北斗的智能交通车辆精准监控系统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马祎玮、任岚明、范奕林、姚玮婷、杨浩成、陆泽楠、付泽京、韩融康
|
周命端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24 | 一种环境融入型极干旱地区绿化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902 |
王梦阳、梁庆庆、郭伊宁、苏禹同、李筠卿、崔雷
|
初明进、孙志娟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25 | 生命之线—大粒径嵌锁式基层材料及路面结构开发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8 |
冯致皓、胡涛、林嘉馨、杨金龙、李杭、闫强、刘清扬、赵雅新、阿依胡玛尔
|
索智、金珊珊
|
北京建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