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010016132 | 基于纳米杂化改性技术的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损伤原位修复加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王澳、何意
|
朱爱华、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33 | 绿色建筑拆除技术标准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隗合庆、王子涵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34 | 疫情期间潜在病毒性垃圾/病毒性垃圾管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郝先知、李玮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375 | 智能垃圾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2 |
郝滢漪、马子琦、刘永健、王偌怡、杨江辉
|
朱爱华、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385 | 电梯检验专用无线视频检验仪的研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7 |
李昊达、赵恬然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397 | 基于北斗的工程测量控制网精度验证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师佳艺、赵成思、王家兴、卢正玚、付静弘怡、张文尧、赵渊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398 | 大型古建过度差异沉降的控制与修复技术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贾欣畅、龚依婷、佘海瑞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399 |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典型地表自动识别与分类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扈廷锐、孙笑薇、卿伶、林易铭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400 | 基于移动终端的智能测绘数据处理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2 |
陈兆蕊、张超群、张旭
|
朱爱华、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01 | 缺陷的MOF-808用于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砷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4 |
王朝阳、任雪莹、杭静、马静、赵倩
|
王崇臣、王鹏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02 | 新型二维Mxene材料表界面调控及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性能提升构效关系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侯姗姗、杨翼、张景怡
|
白小娟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03 | 北京中轴线水文化遗产调研与宣传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902 |
秦嘉泽、白晓晨、田淑雯
|
王崇臣、王鹏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04 | 生物表活剂皂角粉改性氮化碳光催化材料制备及其环境净化效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张景怡、侯姗姗、杨翼
|
白小娟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05 | 煤矸石基生物滞留设施控污效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王琨、白晓晨、王若尧
|
张晓然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06 | 改性活性焦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染料废水效能及应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刘启芸、周澎、昊天、陈海涛
|
武利园、李海燕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07 | 基于植物碳源异养-硫自养联合反硝化的生物滞留系统脱氮效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郝杨、孙亚洲
|
李海燕、武利园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08 | 三相源分离及冲洗水自循环厕所关键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潘思家、王轶旸
|
李海燕、武利园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09 | 高活性金属硫化物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抗生素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李江峰、陈开宇、朱齐、杨思雯
|
武利园、李海燕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10 | 街区层面环卫基础设施绿色建设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姚兴雨、隗合庆、崔瀚武、孙亚洲、王子涵、张彩林
|
李颖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110016011 | 种养循环模式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吕蕴洁、陆淼淼、龚冰倩、郭闯
|
马文林
|
北京建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