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010016047 | TiO2基尾气降解沥青路面材料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8 |
张健、李思源、单浩睿、马童、李文龙、邓欣然、朱彬、张健飞、覃琳博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48 | 土木水利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侯骅玲、马海涛、李咏琪、吴佶、富筱涵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87 | 基于扩展描述函数的LLC谐振变换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101 |
胡肖飞、王荣林、刘年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98 | 村镇污水高效复合厌氧处理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臧京涵、马驰原、白杰昕、高柳堂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099 | 岱海湖泊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与演变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侯泽卿、冯泽涛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01 | 闲置资产共享平台设计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9 |
郭紫宸、李蕴彤、冯振赫
|
朱爱华、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02 | 膨胀机动态燃气调压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5 |
冯振赫、郭紫宸、李蕴彤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03 | 家庭饮用水塑料微粒控制方案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杨潍琪、陈欣怡、张金爽、王林、贾韵聪、陶盈如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04 |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杨柳溪、周光琪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05 | Fe/Mn复合修饰硅基介孔分子筛协同去除水中PAHs和重金属的效能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任思伶、王子彦、吴霆钧
|
朱爱华、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06 | 地下综合管廊电力舱通风风量和阻力设计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6 |
桑威、彭铭志、孙亚文、齐子轩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07 |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新风系统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8 |
郑欣昱、王林暖、陈欣怡、张寄哲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08 | 民用建筑地道风供暖实验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10 |
尹瑞、李静雯、邢宇昊、贾韵聪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09 | 电磁场耦合作用SPE制氢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5 |
李佳玉、符玉珠、赵海彤、张博妍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10 | 微观形态下SPE制氢影响因素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05 |
王睿、韦天玲、曾佳瑞、张昕悦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11 | 基于废弃煤矸石透水铺装系统对径流雨水控污效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王玮、王懿、张晨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12 | 多层环糊精-氧化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PPCPs的效能与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廖崇鑫、宋琪、陈彩云
|
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13 | 京华水韵-北京水文化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范宇澄
|
朱爱华、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30 | 自模板法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MIL-125/TiO2复合物及其用于光催化还原Cr(VI)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李玉璇、王佳声、马静
|
朱爱华、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 |
202010016131 | 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光催化抗菌性能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0825 |
杜骜飞
|
朱爱华、朱爱华
|
北京建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