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4100190920 | 华北平原水资源变化特征及农业响应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于舒敏、刀中荃
|
潘志华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21 | PDMA对产铁载体芽胞杆菌的调控作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袁俊炎
|
左元梅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22 | 农业机械化能源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减排潜力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翟晨瑞
|
庄明浩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23 | 玉米/花生间作活根-土壤互作对根茬在土壤团聚体分配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张昊
|
丛汶峰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24 | 气候变化对水稻稻飞虱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6 |
张浩轩
|
杨晓光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25 | 功能材料对膜堆肥腐殖化过程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张一帆
|
魏雨泉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26 |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模拟能力评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6 |
张俣桐
|
梁驹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27 | 植被多样性对盐碱土壤微食物网的调控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张钰欣
|
曹佳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28 | 细菌功能基因对群落形态的调节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赵子毅
|
王钢、刘莹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29 | 玉米根系的向地性生长机理探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周凡茹
|
袁力行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0 | 黑土区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可度评价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周泽楷、黄心语
|
任图生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1 | 产丙酸菌筛选及厨余废弃物强化合成奇数碳挥发性脂肪酸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朱柏霖
|
魏雨泉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2 | 有机肥复合锌肥、铁肥对小麦吸收镉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朱彬
|
李花粉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3 | 磷水平介导的微囊藻对微塑料胁迫响应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902 |
朱鹤杨
|
李洁明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4 | 伊犁河流域农田防护林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朱怡宁
|
王庆刚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5 | 黑土区玉米/豆科间作体系地上功能性状多样性对产量优势的影响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庄子重
|
张炜平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6 | 耐盐跨界合成菌群的构建及其提高玉米耐盐能力的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901 |
胡世杰、敏文博
|
张俊伶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7 | 生物质改性膜材料研发及在堆肥中的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颜晨钰
|
李国学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8 | 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分析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吸附特性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武俊衣、冯欣
|
李思
|
中国农业大学 | |
X2024100190939 | 东北黑土区长期多样性种植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组分碳氮含量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902 |
龚子羽、杨成洋
|
张炜平
|
中国农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