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510006151 | 壳聚糖基多糖-蛋白复合水凝胶支架用于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6 |
何思源、任展言、洪顺、谭靖南
|
杨超娟、李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52 | 足部压力-惯性信息联合驱动的人体步态分析与高精度定位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郑然屿、夏一桐、林易达、李丹阳、赵姝娴
|
王家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53 | 一种家用型核酸检测指尖芯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6 |
赵曼宇、王晗羽、郭沐泽
|
陈军歌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54 | 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内内源性神经发生和血管发生的时空变化图谱解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6 |
凌浩然、赵跃翔、张嘉乐
|
郝飞、杨超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57 | 新媒体环境下红十字会舆情危机管理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204 |
胥樾、贺硕、何俊锐、冯雪纯
|
李健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67 | 基于AI模型边缘部署的柱塞泵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赛小兰、何睿思、张奕
|
王岩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68 | 空域智眸 ——城市低空复杂环境下的无人机三维轨迹实时修正平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星发洋、吴浩伟、王彦博、戴葳、贾雨婷
|
周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80 | 基于晶体塑性力学的混合键合跨尺度裂纹仿真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阮博文、吴昊文、马子扬
|
万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81 | 飞行器系统和设备预防性维修大纲智能生成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刘恒、郭乐、刘迪天
|
郭霖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82 | 基于大模型的复杂装备保障性仿真应用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雷启瑞、王金颢
|
马麟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83 | AI4Areation第II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郭佳轩、林煜翔、杨安毅
|
李晓阳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84 | 基于大模型的工业缺陷检测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郑博奥、张新洋、范韶康
|
高飞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85 | ReliBot——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软件可靠性需求智能助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吴波成、刘嘉懿、王展翔
|
李秋英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86 | 从经典实验中学习创造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3 |
何博、李思凯、毛小慧
|
李晓阳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87 | 考虑多因素耦合影响的非独立两部件系统稳态概率评估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9 |
莫明朗、张涵、梁鼎奇
|
王乃超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88 | 轴承故障诊断大模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张璐瑶、陈鸣玖、郏静怡
|
陶来发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92 | 面向监控场景的图文多模态检测与检索关键技术与实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蒋恒志、冯昊玥、田雨洁
|
罗晓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93 | 基于动态可插拔掩码自监督编码器的显微大模型及其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付欣、宋霖、黄祉皓、相昊辰
|
白相志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94 | 面向联通5G网络流量的多尺度平稳的长时间序列预测算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侯凌岳、王琦、田雨洁、蒋恒志
|
罗晓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510006195 | 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飞行器智能控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田雨洁、吕宜飞、杨梓航、孙胤博
|
张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