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410006232 | 铁路巡检小车制作及定位算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8 |
马嘉涵、赵智程、唐慈
|
王章宇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33 | 自燃低延迟高性能绿色推进剂组合固液发动机点火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牟超亮、杨征博、潘宇恒、张宇晨、杜一鸣
|
张源俊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34 | 空间站舱内机器人控制系统研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彭竹棋、周煜轩、殷世豪、田雨洁、袁诗泉
|
桂海潮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36 | AI模型驱动的飞行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银稳、郑崴鹤、李瑞阳、王海天
|
肖立峰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37 | 轻量化航天器数字孪生分析工具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薛丁铨、郝家康、吕鹏飞、陈韬宇
|
李洪珏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45 | 面向桥梁检测的多栖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汤雨灿、蚁淦迩、刘航睿、苏毅曈、马晨蕾
|
吴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46 | 大规模无人机集群编队控制策略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许睿滢、佟思睿、刘航睿、苏毅曈
|
吴坤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47 | 无人机ANC主动降噪技术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0 |
李东泽、宋洪旭、马啸剑、卢宪达、吴倩
|
孟杨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54 |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脑卒中主动康复技术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3 |
孟泓贝、李雪萌、程文君、张季安、浦同铭
|
高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55 |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地图绘制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汪子权、梁韵乐
|
盛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56 | 双光梳超快脉冲光纤激光器及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3 |
张和、马伟豪、李思成、吴桐、李一伟
|
付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57 | 神经形态光流计算及其在物体运动目标检测的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3 |
浦同铭、张宇骏、张德辰、王舒睿
|
高硕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58 | 面向深孔内腔的 三维视觉测量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3 |
张阳、司涵寓、钟佳怡、石皓天
|
姜宏志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65 | 基于智能光镊的仿生动力学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2 |
陈梓元、赵耀东、郑佳辰
|
单旭晨、钟晓岚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66 |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新型光镊控制人机交互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2 |
刘彦玮、张瀚元、刘欣琪、邵成
|
单旭晨、王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67 | 基于光与物质耦合相互作用的单颗粒上转化纳米材料发光增强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2 |
柯一鸣、宫文惠、江念骎
|
钟晓岚、王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68 | 基于波长上转换的近红外波段无透镜快速计算成像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2 |
熊英、朱正磊
|
刘保磊、王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69 | 分数维晶格上的海森堡模型的量子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2 |
王楷杰、刘鹏程
|
郭怀明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70 | 基于金属再结晶行为的航空发动机测温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2 |
左昀泽、李唯思、张子涵、王楷杰、易睿诚
|
袁悦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X202410006271 | 基于上转换纳米颗粒的植物温度成像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2 |
史钰、赵耀东、陈梓元
|
王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