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5dcxm106 | IFNγ-CXCL9/10信号轴在免疫相关不良 反应中的核心作用机制及靶向治疗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周子翔、刘玥君、周泽、赵耀
|
王汉萍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07 | 基于3D面容分析的青少年半侧颜面萎缩AI诊断模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蓝翊宁
|
黄久佐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09 | 基于SEER数据库的肺癌肿瘤特征,治疗分配及生存的性别差异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杜彦甫
|
曾红梅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11 | 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早期无创诊断标志物的探索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许湘、智云飞、区成铸、阮帅之
|
李景南、徐天铭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14 | 基于亲生物性理论的森林漫步-认知训练对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的干预效果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11 |
王思恒、石依、沈立琦、孙弘艺
|
郭爱敏、黄星荷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16 | 基于病理组学的结直肠癌HER2状态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构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苗雅宣、杨俊豪
|
王晰程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19 | 探究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中嗜酸细胞胞外陷阱的作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李乐靖、刘洋芳、夏芊芊
|
施举红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21 | 2型炎症皮肤病疾病活动度与多维免疫及微生态因子的关联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佟美仪、王思航、张洁
|
左亚刚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22 | 基于计算病理学的甲状腺髓样癌CAFs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朱冠宇、周明德、漆煜、刘俊希
|
刘绍严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30 | 高原暴露下平原人群身心变化与菌群变化的纵向关联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徐鹤淼
|
陈宏达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32 | 普鲁士蓝纳米酶基水凝胶递送miRNA-197-3p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1 |
王若莹
|
翁习生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33 | 近视发展中IGFBP2调控巩膜成纤维细胞能量代谢的机制探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1 |
曾雯嘉、黄天泽
|
李莹、陈迪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34 | 直肠腺瘤性黏膜中代谢互养微生物的组成与代谢特征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庞可、王悠、蔡炎纳
|
蒋青伟、李佳宁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39 |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时序性溃疡性结肠炎状态转变预测模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周雨蛰
|
杨红、孙颖昊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40 | 高原酸奶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及结直肠肿瘤的预防效果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杨代宇、林溪涓
|
张晟瑜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41 | TREM2缺失加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1 |
吴美静、李馨蕊、王岩
|
申乐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44 | 基于代谢组学探寻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生物标志物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凡喆、王思航
|
左亚刚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50 | A2 联合 ATRX/DAXX 对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价值的评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顿睿康、平陆、闵勤承
|
赵玉沛、吴焕文、彭俊雅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52 | 基于在线自适应技术的宫颈癌根治性放疗PTV边界优化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龚心悦
|
张福泉、孙帅
|
北京协和医学院 | |
2025dcxm153 | 基于乳腺癌类器官模型探索热疗增敏在PARP抑制剂耐药中的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2 |
向嘉卉、李佳颐
|
刘嘉琦
|
北京协和医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