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514430012 | 基于氧杂蒽骨架的新型低价稀土配合物的合成及反应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3 |
张昀沛
|
楚甲祥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13 | 纳米酶与树脂材料混合在龋齿防治上的应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杨梦鑫
|
高利增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14 | 反鸟类新标本的形态学、分类学和尾羽演化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赵悦棣
|
胡晗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15 | 探究攻击行为的神经基础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杨子木
|
李龙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16 | KSHV病毒劫持探究宿主SNARE复合物成员GOSR1实现天然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凌翔宇
|
邓红雨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17 | YAP1-TEADs 与 AP-1 在衰老细胞促进炎症基因表达中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张雨涵、成修屹
|
朱冰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18 | 大规模多模态动态视觉场景下人脑活动数据集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0 |
周文涛
|
张朋、钱晨灿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19 | 转角双层 WS2的光学性质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4 |
刘姝彤
|
林妙玲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0 | 转角控制低温探针台的设计与搭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3 |
李若麟、王鼎臣、张雨、邱泓博、李宗儒
|
黄丰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1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文献内容提取与评估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4 |
王圳、李晴洋
|
张建齐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2 | 基于oct图像的湿性老年黄斑病变亚型自动判别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张钰堃、梁天骄、陈伟伦
|
齐洪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3 | 基于分层加密的轻量级大模型伦理过滤系统——EthicGuard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张家玮、葛奇昱、李麦涛
|
曹鹤阳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4 | 物理特性嵌入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智能降噪方法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程帅兵、赵星宇、苏冠豪、赵嘉明
|
叶齐祥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5 | 面向片间光互连调制器的波长控制板级系统验证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吴再昊、吴其训、杨严哲、单佳硕
|
祁楠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6 |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际人口流动智能模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05 |
郎大山、蒋小昀、巴图·德力格
|
戚伟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7 | 免疫防御中力学因素对T细胞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1 |
刘毓瑞
|
龙勉、杜宇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8 | 面向模型部署的安全加固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徐宇翔、毕冠华、程佳淇
|
李宁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29 | 抑郁症患者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模式的性别差异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711 |
李佳栖
|
周媛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30 | 基于大语言模型与直接偏好优化的小样本机器人操作策略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高远、杨飞洋
|
程龙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X202514430031 | 基于脑肌电协同分析的卒中患者功能分级与康复评估方法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黄铮舸
|
侯增广
|
中国科学院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