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X202510004777 | 小细胞肺癌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001 |
彭启航、王嘉琦、叶又萌
|
黄家强、徐寒黎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78 | “一带一路”海外铁路运营模式研究分析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203 |
李琦、杨思怡、白心怡
|
郝生跃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79 | 需求驱动的城市低空飞行汽车停机坪选址规划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8 |
屈姝含、孙艺轩、刘明卓
|
尹浩东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0 | 面向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旅游定制公交组织优化及APP研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8 |
祖力亚尔·吐尔逊江、王才睿、张宸浦
|
王云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1 |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7 |
肖嘉豪、张伯乾、夏振轩
|
周晓波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2 | AI作文智能批改与指导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杨帆、武路凯、林乘吉
|
宋原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3 | 智轨畅行:地铁站台客流智能监控与动态疏导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马张磊、任珈乐、齐汝斌
|
鲍海峰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4 | 基于SLAM和目标检测的灾后救援六足机器人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黄仁伟、赵仁瀚
|
郑敏华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5 | 题目:基于土壤DOC模型对不同外源有机物滨海盐碱地碳汇提升的影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许珈玮、王译禾、陈科伊
|
田秀君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6 | 基于智能视觉感知的列车自主定位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8 |
赵振淇、傅敬文、罗奕峻
|
柴铭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7 | BNR工艺耦合电化学的公共建筑排水药物去除同步磷回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5 |
李锐楷、徐浩棚、蒋家宝
|
李久义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8 | MXene/MO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4 |
郑睿旸
|
吕乾睿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89 | 氢燃料电池小车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刘晨、李景洋、李嘉冀
|
岳美玲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90 | 轨迹相交:京津冀铁路文化遗产的整合传播策略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503 |
庄敏、陈羽佳、张佳敏
|
张奎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91 | 共享型智能载物助手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6 |
郑皓昱、张宸凯、布拉力·吾拉孜别克
|
何婷婷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92 | LKJ基础数据管理移动应用开发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9 |
左可富、崔滢、宾智杨
|
刘湘黔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93 | 乡村旅游接待转型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1203 |
马宁、连婕惠
|
殷平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94 | 儿童友好视角下街区空间与出行路径优化设计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28 |
邱钰杰、黄文敏、廖雨杉
|
苏光子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95 | 基于磁性液体的微流控驱动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02 |
陈进宝、袁硕、张为
|
姚杰、谢君
|
北京交通大学 | |
X202510004796 | 高碱性路堤边坡绿色防护技术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校级 | 0810 |
何泽同、徐新宇、付洪华
|
沈宇鹏
|
北京交通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