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202510025037 |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血液标志物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2 |
蔺之翰、黄莞婷
|
秦琪
|
首都医科大学 | |
202510025038 | 规律运动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2 |
李沛哲、蒋振民、庞惠文、蔡晗羽
|
吴川杰
|
首都医科大学 | |
202510025039 | 磁性纳米氧化铁复合水凝胶材料联合磁场促进牙槽骨再生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3 |
刘黄伊畅、贾梓涵、陈薇子、王一、李婧伊
|
张珂
|
首都医科大学 | |
202510025040 | 应用新型穿骨缝合技术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国家级 | 1002 |
刘嘉闻、王昊睿、陈添怿、李卓然
|
刘亮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01 | 局部额叶皮层LPS诱导的A1型星形胶质细胞的能量代谢特征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樊子浩
|
李峰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02 | 大小鼠周围神经损伤模型制备及神经修复关键分子表达谱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霍梧名、祖慨洋、贾智博、成家锐、石芮嘉
|
王颖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03 | 短链脂肪酸对脾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陈梁国
|
陆莉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04 | 去泛素化酶USP38与NuRD复合物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刘宇宁
|
余和芬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05 | 眶额皮层PV中间神经元的功能异常导致强迫症认知灵活性降低的机制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关涧、刘子涵
|
雷慧萌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06 | 5-HT3R拮抗剂对炎症的抑制作用及机制初探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宋万丰、吴硕茜
|
张建亮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07 | S1PR2介导抗癌药物5-FU耐药性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张泽楷、杨恒
|
曲显俊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08 | PLD2调控小鼠卵母细胞纺锤体趋皮质区迁移的分子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苟格、徐楚蓉
|
马伟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09 | CD80/86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微血管阻塞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胡宸鸣、张惠哲、李昱瑾、王思娴
|
王红霞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10 | sasp对心肌重塑的作用及其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霍逸遥、朱政亦
|
孟艳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11 | 构筑帕金森病大鼠皮层纹状体同步化beta振荡的数学模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邹欣怡、黄昊、焦子轩
|
贾军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12 | 小窝蛋白1对肝损伤中性粒细胞活化的影响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朱骏毅、周姝彤
|
孙泉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13 | 2,3-环核苷酸 3-磷酸二酯酶在ZIKV感染中的作用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张偶佳、热米拉·阿地力、努尔楚阿合·胡安
|
吴艳花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14 | 长链非编码RNA LYPLAL1-DT在小细胞肺癌耐药中调控m6A修饰促进顺铂耐药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1 |
高拯、张梓珊
|
杜小燕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15 | 复合荧光凝胶的构筑及光学性能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7 |
刘千硕、常凯宁、王思诺、王若水、刘可心、汤闰婷、莫婉俪、李烨
|
叶玲
|
首都医科大学 | |
S202310025016 | 基于铁死亡的抗肿瘤药物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007 |
叶静颐、齐晖
|
王彩芳
|
首都医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