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110027154 | 对新时代西藏青少年法治教育现状的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305 |
边巴吉宗、益西卓玛
|
张润枝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55 | 当今主流媒体字母词语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陈缘缘、李坤宁、赵丁慧
|
刁晏斌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56 | 从认知隐喻角度看建党百年来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标语口号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邓惟熙、陈诗语、盛奇敢
|
周士宏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57 | 后现代主义和通俗文学的沟壑与沟通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冯彦傑、高娅渟
|
赵勇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58 | 从福柯权力理论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以瘟疫题材电影的叙事视角为中心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冯缘、刘宇欣、杨润格
|
钱翰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59 | 司马迁的春秋时代书写——以《史记》对《左传》《国语》的取舍为中心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龚优扬、崔殊一歆、胡听雨
|
方韬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0 | 国际视野下大学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动关系探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郭冬晗、林润琪、张雨婷
|
刘勇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1 | 民间仪式传承与嬗变的动力机制研究——以厦门“送王船”仪式为中心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洪恺悦、赵欣然、张育玲
|
彭牧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2 | 数字民俗与网络民族志研究:以线上学习社区的表演实践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简楚琳、姜欣池、于子淳
|
康丽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3 | 想象中国与虚构“现代”——七月派小说的抗战书写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金赫炫、赵奥歌
|
林分份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4 | 《论语集解》数据库——基于JavaScript的网页查询系统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金瑛琦、刘聪毅、万紫莹
|
孟琢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5 | 教师教学方式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基于PISA2018年的数据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李薇、杨洪健、刘宇川
|
赵宁宁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6 | 清代小说中的借用名量词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刘恋、高子怡、刘阳
|
张和友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7 | 接受美学视野下当代小说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阅读接受情况调查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刘巧逸、喻沥蝶、胡竞予
|
张清华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8 | 北宋市井词中的夜晚空间书写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宋钰佳、陈疏桐、谭庆
|
马东瑶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69 | 《说文解字》植物类语素存亡研究——以艸木竹禾四部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孙木一、林诗瑶
|
卜师霞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70 | 神话主义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唐诗雅、钟文杰、张佳
|
杨利慧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71 | 互联网社交平台中的词义泛化——以“打+X”构式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田璐铭、李思玥、吴珺熙
|
汪高武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72 | 潮汕方言句法连读变调规则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王澄男、李昱廷、陈思涵
|
张维佳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110027173 | 颜外之意:从英汉比较视角 研究近70年内基本颜色词的隐喻与转喻 | 创新训练项目 | 市级 | 0501 |
吴佩颖、陈思佳、戴萌
|
孙炜
|
北京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