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级别 | 项目所属专业类代码 | 项目成员 | 指导教师 | 所属学校 | 操作 |
---|---|---|---|---|---|---|---|---|
S202510027009 | 可调电介质薄膜材料高频介电模型的探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2 |
杨敏婕、王冉、张北辰
|
王爱记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0 | “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践运用与路径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5 |
隋明洋、平措央吉、卡迪丽亚·依力哈木
|
金梦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1 | 燮和天下:西周时期殷遗民墓地形态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601 |
党梦晗、林楠、金玥伊
|
蔡宁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2 | 色彩的神经与情绪机制:以“芭比粉”在电影中的符号覆盖与情绪唤醒研究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303 |
刘乐彦、阮一程、谭易格
|
王娅姝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3 | 数字化时代下畲族婚嫁舞蹈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价值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302 |
邓佳媛、张鑫玮、刘丰熠
|
叶波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4 | 民事二审独任制适用的认定标准建构——基于实体 要件与程序保障的实证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1 |
王郑涵、何姝漪、石文博
|
熊跃敏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5 | 非遗景泰蓝的MR多感官交互设计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303 |
黄迎嘉、刘芳、马永琰
|
丁妮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6 | 基于戏剧义务教育推广背景: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对11-15岁青春期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社会融入能力的影响机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303 |
张煜萍、温田卓、陶秋曈
|
田卉群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7 | 人工智能音乐视域下传统记谱法的保护传承研究 ——以泉州南音工ㄨ谱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302 |
林雨彤、雷伊睿
|
蒯卫华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8 | 岸信介的伪满统制经济实践及其制度遗产——互联的经济复苏和历史反省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601 |
邢乐乐、丁雨萌
|
林辉锋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19 | 数字化战略下非遗活态传承的路径研究——基于北京市二胡艺术社区民族志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1302 |
辛智慧、盖雨含
|
卜晓妹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20 | 北周中央六官制演化及其文化统合力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601 |
田翔宇、张弦、林震宇
|
张辞修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21 | 谷氨酸递质信号的神经电分析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3 |
孙露嘉、段雅鑫
|
吴菲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22 | 透明度原则下AI标识治理的实证分析——以生成式视觉内容为研究对象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1 |
李逸飞、胡涵冰、蒋璐阳
|
张江莉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23 | 辩论原则司法化困境与重构路径——基于《民诉法司法解释》第 389 条的的实证检视与类型解构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1 |
周星妍、王舒靖、王晨好
|
熊跃敏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24 | 记忆激活与历史回声:四川三线建设口述史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601 |
张溪纯、朱姝妍、赵子诺
|
邱涛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25 | 股权让与担保分层公示机制的创新构建研究——基于工商登记与统一平台的联动优化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1 |
黄馨莹、史余文、薄睿甲
|
孙新宽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26 | 不动产特殊需要信托的法律问题研究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1 |
朱家悦、曾晓荻、曹弘喆
|
刘培峰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27 | 不动产善意取得中原权利人的可归责性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301 |
姚阔、徐健
|
杨旭
|
北京师范大学 | |
S202510027028 |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城乡气候响应差异研究—以三大城市群为例 | 创新训练项目 | 省级 | 0705 |
吕晨飞、黄钊迪、高婧文
|
缪驰远
|
北京师范大学 |